期刊简介

  《实用妇产科杂志》于1985年10月创刊,是由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四川省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妇产科专业期刊。本刊以广大妇产科、妇女保健、生殖健康的科研和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解决妇产科和生殖健康工作中的各种科研和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为办刊宗旨。立足临床,坚持实用,为本刊与同类刊物迥然不同的特色,对广大妇产科医生、生殖健康工作者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本刊有两百多名国内外著名妇产科专家和知名学者的编委队伍对刊物进行技术指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实用妇产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69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45/R

邮发代号: 62-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妇产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 主管单位: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四川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946
  • 国内刊号:51-114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生殖道五种难培养支原体感染情况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生殖道中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女性(各172例)的宫颈管分泌物,接种于SP-4培养基作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生化反应、协同凝集试验、代谢抑制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来加以鉴定.结果:172例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中分离到肺炎支原体2株(1.16%),生殖支原体4株(2......

    作者:任慕兰;赵季文;李海玲;华咏 刊期: 2003- 06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表达失衡与宫颈癌局部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宫颈癌局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早期宫颈癌(ICC)、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15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NCE)中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从NCE组到CIN组再到ICC组,MMP-9的阳性表达率显著......

    作者:江忠清;朱凤川;张声;曲军英;郑秀;吴桂珠;张彬;游彩玲 刊期: 2003- 06

  • 1236对不孕夫妇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病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236对不孕夫妇进行病史询问、体检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对其不孕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单纯女方异常者534对,占43.20%;单纯男方异常者258对,占20.87%;双方均异常者444对,占35.92%.②女方继发性不孕因素高于原发性不孕,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作者:张翠莲;张菊新;高航云 刊期: 2003- 06

  • 三种新型含铜宫内节育器宫底及宫颈部Cu2+浓度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含铜表面积的铜宫内节育器(Cu-IUD)对宫腔底部和宫颈部Cu2+浓度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置三种新型、高效的Cu-IUD妇女不同时段宫腔底部和宫颈部粘液,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Cu2+浓度.结果:在置器后6个月内含铜T形宫内节育器(TCu380A-IUD)和吉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GvneFixIN-IUD)组不同时段宫腔底部和宫颈部Cu2+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

    作者:杜天竹;李明;罗新 刊期: 2003- 06

  •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妇女采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简便、经济、可逆、长效等特点,目前中国有约8000万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至今已40多年.因此,应用IUD的远期安全性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作者:罗晓青;傅凤鸣 刊期: 2003- 06

  •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和疼痛的防治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长效、可逆、简便、经济和不影响性生活等优点,但尚存在一定的副反应,常见的为月经异常(出血)和疼痛,而出血和疼痛是影响IUD续用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经小平;翁梨驹 刊期: 2003- 06

  • 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机制主要是干扰孕卵着床部位的子宫内膜;IUD引起的副反应亦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上,所以应该了解置入IUD后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作者:杨秉炎 刊期: 2003- 06

  • 含药宫内节育器的研究

    1含药宫内节育器的研究概况1962年召开宫内节育器(IUD)第一次国际会议后,全球广泛研制各种惰性IUD.围绕带器妊娠、脱落、出血等临床主要问题,开展各方面的研究.......

    作者:庄留琪 刊期: 2003- 06

  • 宫内节育器移位、异位的诊治与预防

    宫内节育器移位可导致带器妊娠和节育器脱落.宫内节育器异位不仅可致失败妊娠、脏器损伤、出血和疼痛,还可导致取器失败.现将宫内节育器移位、异位的定义和分类、诊断、处理及预防论述如下.......

    作者:南秀牌;吴明辉 刊期: 2003- 06

  • 宫内节育器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

    随着妊娠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s,IUD)这种避孕方法认识的加深,带来了对IUD本身材料的更新和技术的改进.20世纪后期,各国研制和使用了大量的新型IUD,开展了关于不同IUD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就有关的新研究作IUD临床使用的流行病学评价.......

    作者:邹燕;雷贞武 刊期: 2003- 06